中国熊类养殖业的发展及问题分析
发布时间:2017-03-09 阅读1911次
范志勇 中华人民共和国濒危物种进出口管理办公室 (北京 100714)
宋延龄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北京 100080)
作为野生动物的热点类群,熊类一直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由于中国既是熊类分布的主要地区,又是熊类产品的消费大国,为此更是国际社会关注的重点,众目睽睽。但在1995年以前,中国熊类在野外的状况,由于从未进行过全国范围的资源调查,现状几乎是一无所知。而在中国的一些山区,熊类,特别是亚洲黑熊(Selenarctos thibetanus ),由于损害庄稼和果树而被看作害兽,为山民所深恶痛绝。同时熊胆直接为中药或作为中医药配伍的成分,利用它的历史已有上千年,且是中医药文化的典型代表品种,深受人们的喜爱和信赖,已深植于中医药文化圈中,广泛使用在日本的汉药和朝鲜半岛的东方医药。可是从生物多样性保护出发,熊类位在生态金字塔的顶端,有着重要的生态价值和存在价值;出于自然和伦理的考虑,也需要给予熊类必要的保护;仅从中医药自身的存在和发展需求考虑,也需要为实现可持续利用加以保护。特别是在历史和现代土地资源开发和农业开垦大量侵占了野生动物生存环境的中国,熊类更应当受到保护。所以中国在1988讨论通过《野生动物保护法》时,虽然有很强烈的反对意见,亚洲黑熊和棕熊(Ursus arctos )还是被列为了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马来熊(Helarctos malayanus )列为了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为了响应国际社会对熊类的保护,特别是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对熊类保护的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濒危物种进出口管理办公室(中国CITES管理机构,简称国家濒管办)委托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于1991-1994年进行了首次全国范围内的熊类资源和养熊业调查,覆盖面达18个省级行政区域的552个县。1996年7月,在林业部和国家濒管办共同召开的全国养熊业管理工作座谈会期间,笔者做了一些养熊业情况的调查统计(Fan and Song 1997);1998年根据工作的需要,又对养熊业的状况和新进展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调查并报道(Fan and Song 2001; 范志勇
一、熊类及其分布
中国分布有3种熊类。亚洲黑熊在中国有5个亚种(S. t. thibetanus, S. t. laniger, S. t. mupinensis, S. t. formosanus, S. t. ussuricus ),广泛分布于中国的东北、西北、西南和华南的14个省级行政区域。调查结果表明黑熊的分布区已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原来连续成片的分布区已被割裂为东北和西北两块及东南的破碎区。棕熊在中国有3个亚种(U. a. issabellinus, U. a. pruinosus, U. a. lasiotus ),分布于东北、西北和西南的9个省级行政区域。在近百年内,棕熊已从华北广大地区消失,使其在中国的分布分为东北和西南两块,并已在近几十年从东北的整个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大部绝迹,在铁路两侧形成很宽的分布空白区。马来熊仅有一个亚种(H. m. malayanus )零星分布于中国云南西南和西藏东南的局部地区(高耀亭等1987,冯柞建等 1989,尹秉高等 1993)。
二、种群数量
根据调查统计,90年代初中国约有熊类61700只左右,栖息于260万平方公里的适栖生境中,其中亚洲黑熊约46530只,棕熊约14790只,马来熊约380只左右(表1)。
在中国26.5%的领土上发现有亚洲黑熊的存在,但亚洲黑熊的分布区的确已发生重大改变,原来连续的分布区域已被分隔为东北部和西南部两个孤立的大区域,在中国南部和东南部又分隔成几十个碎片。甘肃的岷山、四川和西藏的大雪山是亚洲黑熊种群密度较高的地区。亚洲黑熊种群丰富度最高的地区是在四川和甘肃共有的岷山山系,有15,600只熊。四川和西藏的大雪山有着亚洲黑熊的良好生境,估计有20,000只个体,其中四川的黑熊数量估计有10,000只。云南、陕西和黑龙江的黑熊不多,估计三省各分别为2,500只。对熊类资源调查的结果表明,中国的野生黑熊种群数量虽不丰富,但并未进入濒危状态(Fan and Song 1997),有专家认为是易危种(马逸清 1998)。此外,台湾的野生黑熊种群估计有100-200只(Chen 1996)。
三、2001年的养熊业发展
中国的养熊业开始于1984年,最初的活熊取胆汁技术是从朝鲜引进的。1985-1990年,由于野生熊胆奇缺而出现熊胆粉,价格虽比野生来源熊胆低但仍是暴利的价位,在国家尚无野生动物保护法律的空隙,导致养熊在这一时期的畸形快速蔓延。尤其是个体的、仅养1-10头的占了绝大多数,户数超过了上千家。为此有人估计圈养数量近万头(马逸清,1994),且不论这个估计数是否准确,但最少说明那时的确在中国境内掀起了一股"养熊热"。这一报道也表明:当时中国养熊场圈养的大部分熊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生效的1989年以前从野外和动物园引入的,同时也有一部分自边贸非法贸易进入中国被养熊场收养。可以说目前中国圈养繁殖熊类建群种群的主体都是在那时获得的。与此同时,熊类圈养繁殖研究、胆汁引流技术、圈养设施、管理技术、疾病防治治疗等也发展了起来,为中国养熊业的规范和科学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2002年中国养熊业调查方法
到目前为止,共进行过4次养熊业的调查。第一次由国家濒管办委托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于1992年完成,主要采取各省分别调查,各省汇总,然后再全国汇总。第二次调查由笔者设计调查内容和表格,在1996年全国养熊业管理工作座谈会期间,现场逐省逐养熊场收集数据,然后进行逐个核实,最后由笔者汇总,研究结果在第二届国际熊类部分贸易学术会上发表(Fan and Song 1997)。第三次由笔者设计调查内容和表格,于1998年以国家濒管办名义发函各省林业厅局和国家濒管办各办事处要求分别逐养熊场进行调查,然后进行对比核实,对两个渠道来源的数据有差异的,则要求再次核查,笔者也进行了抽查,最后由笔者汇总,分析结果在第三届国际熊类部分贸易学术会上发表(Fan and Song 2001)。
2002年的调查也是由笔者设计调查内容和表格(见附件4),于2001年以国家濒管办名义发函各省林业厅局和国家濒管办各办事处分别逐养熊场进行调查,要求数据以2001年12月底的情况为准,各省初步汇总并附各养熊场报表,于2002年上半年上报。对报表先进行对比核实,对两个渠道来源的数据有差异的,则要求再次核查,笔者又在2001年年底和2002年上半年实地对一些养熊场进行了抽查,最后由笔者汇总。下面主要是这次调查的一些结果。
(二)2002年中国养熊业调查结果
根据各省数据和抽样性实地调查,分析整理结果如下:
1.目前存栏量和圈养繁殖情况
截至2001年底,全国在11个省区167家大小不等的养熊场共圈养繁殖熊9394头(表2),其中亚洲黑熊9167只(雌雄各4291和4876头)、棕熊210只(雌雄各105头)、马来熊17只(雌雄分别为10和7头),97.6%的圈养熊是黑熊。养熊最多的省是四川,有56家养熊场,目前熊存栏量是3030头;其他超过千头的依次是吉林省(30家,2613头)、云南省(4家,1385头)、黑龙江省(46家,1289头)。以上4省有养熊场136家,占养熊场家的81.4%;熊的存栏量为8317头,占全国的88.5%。最少的是安徽省,仅有1家,养有9头黑熊。
亚洲黑熊的圈养繁殖技术在中国已很成熟,棕熊在近几年也开始了圈养繁殖,但马来熊尚未见繁殖报道。亚洲黑熊在圈养条件下,自1999年已有第三代诞生并成活。历年累计出生4226头仔熊,其中子一代3614头,子二代474头,子三代138头。累计成活3176头,平均成活率达75.2%;其中子一代2785头,成活率77.1%;子二代329头,成活率69.4%;子三代62头,成活率45%。圈养繁殖个体占到总存栏量34%。除少数棕熊外,圈养繁殖的主体是亚洲黑熊, 全国仔熊平均成活率在逐年提高,1998年为76%,1999年为80%,2000年是82%,而2001年则高达86%(表3)。仔熊出生数量最多是吉林省,历年累计达1936头,其次为四川(718头),黑龙江(562头),云南(541头),广西(262头);成活数量最多的是吉林省,达1591头,其次为四川(550头),黑龙江(427头),云南(271头),广西(120头)。历年仔熊成活率最高的是吉林省,高达82.2%,其他高于平均成活率的省有陕西省(81%)、四川省(76.6%)、黑龙江省(76%)、广西(75.6%),而拥有千头以上熊存栏量的云南省的仔熊成活率仅50.1%。圈养繁殖的熊个体占总体数最高的是广西,达72.3%,其他高于平均数的是吉林省(60.1%),黑龙江省为33%,陕西省为25%;云南省和四川省分别仅为19.6%和18.2%,远低于平均数。综合以上数据,以省为单位,可以认为圈养繁殖熊情况最好的是吉林省,其次为广西、黑龙江省、陕西省和四川省;四个养熊大省,成活繁殖情况较差的是云南省。
2.养殖黑熊分群管理和变动情况
养熊场养殖的主体类群是黑熊,一切管理和研究都主要是围绕着这一物种展开的。经过重点养熊场多年的摸索和有关部门的引导,一些养熊场已分别建立了繁殖、生产和储备群体,为养熊业发展可自我维持种群奠定了基础(表4)。目前存栏的9169头亚洲黑熊中,有1852头用于繁殖目的,占20%强,雌雄比例为7:3,养殖数量超千头的省也是重点建立繁殖群体的地区,其繁殖群体十分可观。据2001年统计(表3),仅2001年出生仔熊为1334头,成活1146头,虽然这个数字可能比实际偏高,但最少说明中国自新世纪开始,按这样一个繁殖群体和繁殖速率,圈养亚洲黑熊维持一个自我繁殖种群是可实现的。
用于熊胆粉生产的采胆用熊有4588只,占50%,这是养熊场重点管理的对象。如以早期每头熊年产
储备熊主要是亚成体和仔熊等一些尚未性成熟的个体,也有由于熊胆粉市场需求前景不明朗,尚未决定参加繁殖或采胆的成年熊。目前有储备熊2769头,雌雄分别为1191和978头,占总存栏黑熊的30.2%。主要集中在吉林、四川、黑龙江和云南四省。这是一批决定养熊业未来发展方向的储备力量。如需扩大存栏量,则可投入繁殖群;如需提高熊胆粉产量,则可用于生产。这样一个庞大储备群体的存在,说明中国养熊业是十分有发展潜力的。
表4的统计也表明,养熊场间熊类的调动和交换还是十分频繁的,是熊资源丰富区域向匮乏区域的流动,主要是西南地区向东北地区的单向转移。向有关养熊场供应熊最多的是云南省,边贸查处没收的大部份熊类,都经该省履行手续进入了养熊企业。
养熊业发展近20年来,养熊场累计淘汰熊1151头,实际数可能比这要大,特别是早期用"有管引流"采胆汁的熊,极易感染,死亡率也很高。现在由于全面使用了用自体组织造瘘的"无管引流"技术,成功率近乎100%,极大降低了死亡数量。目前当生产用熊失去采胆汁价值后,有条件的养熊场已在用复原手术使其恢复正常,部分熊还可参加繁殖,正常产仔育仔;另一部分复原后,仍有观赏价值,用于观赏和教育目的;一部分则集中养老;当然也有部分淘汰熊被处死,非法进入地下消费市场,这也是熊掌的主要来源。
3.1993-2001熊胆粉生产和销售情况
除个别养熊企业以繁殖和观赏为主要盈利方式外,养熊场养殖黑熊的主要目的是生产熊胆粉。产品由于各养熊企业的定位、规模和能力的不同,熊胆粉的流向有外销、自用和积压。使用熊胆粉的产品有成药、纯熊胆粉囊剂、保健品和其他产品。
3.1 熊胆粉生产情况
自中国开始商业化养殖熊类以来,熊胆粉的产量一直随着养熊数量的增加在逐年递增。1996年起,产量超过6吨,2000年达到8吨,但平均在7吨左右(表5)。产量最高的是四川省,且一直在逐年增加,年产熊胆粉的数量几乎占到全国产量的一半;其次为云南、黑龙江、吉林;以上四省的产量达全国的90%以上。
3.2 养熊企业内部产品消耗熊胆粉情况
中国一些大的养熊企业,在养殖熊类生产熊胆粉的同时,也建立了制药厂,生产传统含熊胆中成药,或开发新的以熊胆粉为主成份的药品或保健品,也有以纯熊胆粉或熊胆汁直接装囊或装瓶以药物或保健品的形式作为产品出产,使自己生产的熊胆粉大部分以高附加值的形式进入市场。这些养熊企业自己使用熊胆粉生产产品消耗熊胆粉的数量约占全部熊胆粉产量的25%,趋势是稳中有升(表6)。其中自用量最大的是云南省,占其全省产量的60%以上;其次为四川省、湖南省和黑龙江省。实事上,吉林省以上述形式使用熊胆粉的数量也很大,主要是以纯熊胆粉或熊胆汁直接装囊或装瓶以药物或保健品的形式、或是含熊胆成分的酒类作为产品出产,但该省将这部分计入了外销,为此在这里反映不出来。
3.3 熊胆粉原料性销售情况
熊胆粉作为原料销售是大部分养熊场,特别是中小养熊场的主要渠道。核发有新药证书(该证书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核发)的养熊企业生产的熊胆粉,主要提供制药。而无新药证书的养熊场生产的熊胆粉,则部分由有新药证书的养熊企业违规收购,进入药品生产领域;部分由保健品企业购买,生产保健品进入市场;也有部分被倒卖者买走,非法出境。熊胆粉原料性销售最多的是四川省,占全国销售量的一半以上;其次是黑龙江省、吉林省、云南省和辽宁省(表7)。
3.4 熊胆粉积压情况
中国熊胆粉的产量基本稳定在平均每年7吨左右,而制药业每年的需求量约在4吨左右,为此1998年以前,熊胆粉的积压量是很大的(Fan and Song 1997,2001)。在供大于求的形势下,使用熊胆粉的新产品被不断开发出来,如熊胆茶、熊胆牙膏、熊胆口服液、熊胆饮料,甚至有熊胆花露水、熊胆洗面奶、熊胆洗发液等。一部分积压熊胆粉被新产品吸纳,使得当前库存并不象前几年那么严重(表8),但仍然是供大于求。相对积压较多的是四川省,其次为云南省。
四、我国养熊场发展的趋势
对比这次统计与1992、1996和1998年的共4次调查结果,可以发现:养熊场的数量大幅减少,10年间减少了72%;相比于1996和1998年,分别减少了65%和32%;而圈养熊的数量却是稳中有升,增加的个体主要是圈养繁殖的。原来有养熊场的新疆、宁夏、青海和贵州在1998年已不在其列,北京和内蒙古也在近两年取缔了所有养熊场,广西和安徽各仅剩的一家养熊场也已不再以采集胆汁为其饲养目的。原在一些落后或被关闭养熊场的熊已转移到了大的养熊场;一些小养熊场在自愿或各级野生动物主管部门的引导下,组成了较大的养熊场,建立繁殖群体,以发展自我维持种群。
繁殖用熊数量比较稳定,圈养条件下繁殖的熊占总种群量的比例已从1992年的1.63%速增到了2001年34.65%,这个比例是逐年递增的。不但有了相当数量的F1和F2代熊,而且还有62只F3代个体。
采胆汁用熊、熊胆粉年产量、熊胆粉年耗量基本上是稳定的,但价格在1996年跌入低谷后,又有了一些回升。
规模化养熊场数量在迅速增加,58家圈养熊数量超过50头的养熊场拥有8829头熊,占总圈养熊量的比例已超过了96%(表9)。其中养殖规模最大的一家养熊场拥有892头熊,拥有700-800头的养熊场2家,400-700头的3家,以上6家养熊场拥有4076头熊,占总数量的43.39%。200-400头的养熊场有6家,拥有1570头熊,占总数量的16.71%(附件5)。100-200头的养熊场有9家,拥有1132头熊,占总数量的12.05%。50-100头的养熊场有37家,拥有2051头熊,占总数量的21.83%。四川、吉林、云南、黑龙江四省是养熊业发展的主要地区,集中了中国绝大多数的养熊场和养殖熊。虽然小养熊场仍数量庞大,但只拥有4%的圈养熊,说明近几年的重点整治是十分有成效的。
五、养殖熊种群趋势分析
圈养黑熊的雌雄性比是1:1.4(4291:4876),10岁龄以下的最少占34%;而种用熊的性比为2.33:1(1295:557),均在最佳繁殖年龄。圈养熊类在中国的成功繁殖,加之相当规模的圈养和繁殖群体、适宜的性比和年龄结构,就能保证养熊场稳定其自我维持种群,而不必捕捉野外黑熊补充。事实上,近10年间圈养条件下繁殖成活的个体已占到总群体的1/3以上,成活率平均在75.2%;而且逐年在提高,2001年已达到了86%;总存栏量不是减少或稳定,而是每隔2-3年就增加千头以上。新增的个体中,除极少部分来自边境非法贸易或执法处理,绝大部分是圈养繁殖的后代。
2001年有约50%的圈养熊(4588头)用于胆汁采集,每只熊平均年产熊胆粉1.5-